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酒色令人昏(你还要辱我到几时?...) (第2/3页)
随华瑶的那段日子,每天和华瑶同桌而食、同路而行,不似君臣,更似知己。 方谨与华瑶虽是姐妹,她二人的性格却大相径庭。华瑶和蔼可亲,方谨严肃可畏;华瑶宽宏大量、不拘小节,方谨施政苛刻、不怒自威。 杜兰泽侍奉方谨的这一个多月以来,每一次献计献策之前,都要先察言观色。据她所见,方谨城府极深、耐性极好,善于识人用人,党羽布满了整个朝廷。 方谨迟迟没有清剿秦州叛军,打的是“边军内调”的主意。她想借由叛军之手,绞杀秦州的豪强世族,把晋明的势力扫荡一空,再从沧州、虞州、岱州等地抽调兵力,以“肃清秦州之乱”为名,统领沧州、虞州、岱州、秦州的军队。 方谨的外祖父是内阁首辅,可以问责各部的官员,哪怕“秦州之乱”闹得再大,方谨都能从中获利,还能把六部的官员换作自己的同党,进一步地削夺六部之权。 此外,“秦州之乱”也是牵制东无的一枚棋子。 秦州距离京城不远,叛乱愈演愈烈,大有燎原之势。即便东无想在京城作乱,也要先考量京城周围的形势,以免“内乱更盛,外患更烈”的局面出现。 杜兰泽仍在沉思,方谨忽然说:“驸马留下,其他人都告退吧。” 此言一出,包括杜兰泽在内的众人起身行礼,低眉顺眼地躬身后退,缓缓地走出了方谨的寝宫。 顾川柏一言不发,依然垂首跪坐着。 方谨悄无声息地走到了顾川柏的面前。 顾川柏半低着头,看不见方谨的面容,只能瞧见浮光锦的裙摆上精致繁复的牡丹花纹。 方谨已有两个多月没传召他侍寝,却夜夜宠幸那些扶不上台面的侧室。 顾川柏不知道她究竟有何用意。皇帝重病不愈,时日无多,而她是皇帝的嫡长女,也是众多朝臣拥戴的公主,两相权衡之下,他不可能再偏向皇帝。可她却在这个时候彻底地冷落了他。她赐给他的恩宠就像一捧流沙,他越努力地握住,沙子便漏得越快,一粒一粒地刺穿他的心,刺得他遍体鳞伤、千疮百孔。 他不遗余力地辅佐她,仍未得到她的信赖。 他早已看穿了华瑶的真面目,可她迟迟没有对华瑶下手,甚至任由杜兰泽妖言惑众……他的思绪乱成一团,冷不丁听见方谨的声音:“抬起头来,看着我。” 这个段落是图片段落,请访问正确的网站且关闭广告拦截功能并且退出浏览器模式 方谨笑了一笑,那笑声从他耳边飘过,也在他心中激起一圈圈的涟漪,细密的水波不断蔓延,漾开一道道破碎的波光。 他迫切地想要激怒她,想从她眼中看见愤怒、厌憎、轻浮和放纵——或许他将来不会再有这样的机会了。如果她登基称帝,绝不会容忍他端坐皇后之位。 皇后不仅是六宫之主,更是天下臣民之表率,方谨一定会另选一位世家公子,代替顾川柏,照料她的起居、打理她的后宫。 方谨绕到了屏风的后方,从侧门走向了浴室,没再对顾川柏讲一个字——这是她御下的手段之一。在她发话之前,侍臣要先跪在地上、静思己过,等到她开恩,侍臣才能站起身。 他看到她慢慢地蹲了下来。她修长的手指抚上他的脖颈,他笑问:“您要在今日赐我一死吗?” “并未,”顾川柏一边喘气,一边如实地回答,“我已有三个多月没见过皇帝,也没收到皇帝的音讯。” 杜兰泽轻轻地笑了一声,才道:“那便什么都不要想了,什么都不要说了,同我一起坐着,仔细地理一理你心中的杂绪吧。” 他忽然说:“申则灵从没被你掐过脖子吧。” 方谨渐渐地收紧了五指,他艰难地喘息了一声,俊美的容颜越发的苍白。她百无聊赖,蓦地松开了手,指尖一寸一寸地划过他脖颈上的浅淡红印,拨弄着他的喉结,把他当作器物一般细致地赏玩。 方谨的一句话说得格外凉薄:“你已是皇帝的弃子,何去何从,想好了吗?” 杜兰泽侧目看他,他又说:“我这个人,您也知道,我挺稳重的,但是,我弟弟……他可能是遇到了什么事吧。我和我那不争气的弟弟有一点通感,他要是心烦意乱,我的脑子也会乱糟糟的、昏沉沉的。” 他左手虚握成拳,唤道:“杜小姐。” 方谨格外冷淡道:“你若执意想死,我便给你个解脱。” 杜兰泽的目光极为幽深,正眺望着远处的湖景。寂静的湖水好似一面镜子,映照着一座赤玉砌成的红桥。岸边的亭台楼阁连绵不绝,雕梁画栋,珠帘绣幕,尽在波光荡漾的倒影里。 这个段落是图片段落,请访问正确的网站且关闭广告拦截功能并且退出浏览器模式 方谨挑起他的下巴,喃喃道:“你这幅表情,是真该死。” 杜兰泽倚着扶栏,燕雨就坐到了她的旁边,她用极轻的气音说:“你的弟弟可能正在带兵打仗。你要记住,为将之道,在于修炼心境,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方能克敌制胜,百战不败……” 他爱她,更恨她,爱她爱得罔顾生死,恨她恨得几近癫狂。 这个段落是图片段落,请访问正确的网站且关闭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