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章:温柔乡第一景 (第1/1页)
第四章:温柔乡 申末酉初,同谷县郊,天边的云霞不再正白,湖水无波映出不堪杂sE。 秦措离开杜氏後,物sE了此远离大路,被芦苇与野桑包围之处。 将布包与长剑斗笠一道置於湖畔的青石上,双目微闭,任由清风拂过面颊。 偶尔飞过的水鸟带来阵阵凉意。 他凝神,首先,浮现在他脑海中的,是杜太夫人那双手。 杜府正堂外,她扶起薛师傅时,看似纤弱却波澜不惊的姿态,给秦措留下了鲜明印象。 秦措睁眼,从地上拾起了一根最细的苇杆,将之夹在右手指间,看向湖面上浮现的人影,手势如蝴蝶般翻飞,掌意带着丝丝Y柔之气。 他双手在空中b划,模拟着那套掌法的轨迹。 那不是追求刚猛的掌风,也不是以速度取胜的步术,而是一种厚重、内敛,带着累积岁月打磨的妙招,蕴含着难缠的粘X与韧X,能将对手的力量无声息地卸去。这是一种需要耐心的掌法,它不求伤人,偏重护佑。 这种「守」的本质,正克制了自己习惯避实击虚、後发先至的讨巧路子。 想通了这点,秦措将苇杆交与左手,五指并用––掌虚、指实、腕平、管直。 湖面上影像转换,出现一位儒雅男子,手持毛笔,笔尖在空中挥毫有意图谋的线条。 在秦措的记忆中,那支健柔相配的兼毫如剑般锋利,他随手拈来一笔,在虚空中临摹g勒出几笔山石。 那人的笔法,初看之下是文人墨客的规矩,拘泥於形,却也胜在形制扎实,肯下苦功便能登堂。笔触中不显山露水带着一GU自内而发的「控制」与「借势」之举。力量通过手腕传递到笔尖,不到紧要处不会下笔,图的是一剑封侯。 秦措心想,难怪流言有云,书生杀的人b莽夫多。 他拾起第二根苇杆,双手并持,置於身侧左右。 野鸟彷佛受到无形惊扰,纷纷振翅飞起。 水面阵阵涟漪,那个跋扈的身影登场。双鐧在手,气势凶猛,每一招都带着不留余地的狠劲。秦措记得他挥鐧时的力道——左重右轻,虽然左右开弓,但关键时刻是惯用左手的人无疑。 他摆动双臂,用甩动的势头模拟顽铁的份量,这套路虽有追求「显」与「冲」的刚猛心法,其本质却是大巧不工。 看似暴力的打法尽乎幌子,使用双鐧的那副身躯才是真有看头。莫说运使那虎背熊腰牵动的惊人力道,光是居高临下带来的压迫感,动手前便能震慑对手三分胆气。 心X虽是稍嫌躁动,但那又如何,躁动可以借机缘洗脱,天生的根骨却是常人下二十年苦功也补不上的。 秦措停下双臂,整肩夹背重新拉了一个架式,覆盘的最後他要回忆某个瞬间。 拆解在撩乱的花招外的一瞬关键,那融合了g、缠、锁、挂变化的招法。 芦苇丛後传来轻微的窸窣声。 「秦侠士果真在此。」 声音在风中响起,董越从野桑的Y影处步出,他并未穿着官服,换了一身寻常的米sE布衣,带着几分乡野的率X。 秦措收了架式,转身的同时不露声sE的往置物的石块近了一步。 「董捕快,你怎会寻到这里?」这处水潭偏僻,他自认行踪隐蔽。 「在同谷县虽不算小,董越当差了这些年头,要找个人还是不难的。」董越在距离秦措三步远的地方停下,摊开双手表示热络又让人看清他腰畔没携兵器,「何况秦侠士今天出手护住了杜氏与官府的T面,乡邻们总是会多留意些。」 秦措沉默了一会儿,「董兄找秦某何事?」 董越也不拐弯抹角,直切正题:「今日杜氏之行,陈大人对细节颇为关注。他嘱咐我来跟秦侠士打探一句,可有在杜宅内,找到什麽足以让杜氏配合交代的证物?」 他的语气虽然真切,但说到那「配合交代」的咬字还是显得别扭。 秦措缓缓摇头,「董捕快,兴许是杜氏防范森严。我搜了杜宅内外,并无实质X证物。也或许是那帮匪徒行事缜密,本就未留任何线索。」 董越的眉眼闪过一丝异sE,但很快又恢复了平常。「是吗……那倒可惜了。只是大人那边,恐怕会有些……失望。」 「人事已尽,天意如此。」秦措淡淡地说道,彷佛真的无可奈何。 「杜太夫人到案,杜宅此刻已在县衙掌握,你们若不放心,慢慢清点就是。秦某只是乡间野夫,本非班头差役,或许缺漏了甚麽也未可知。」 董越见秦措话已至此,知无法多问。他轻叹一声,向秦措抱拳:「既然如此,那便不打扰秦侠士清修了。告辞。」 说罢,董越转身便要离去,迈步前却又突然想起了甚麽,「秦兄弟,人心险恶我还是明白的,若有什麽发现还盼你三思。」 目视董越离开的身影,直至消失在土梗处。 秦措收拾了铁剑布包,将斗笠戴上,随手将两枝苇杆抛入身後的小湖。 两根苇杆在湖面上漂浮片刻,最终又被微风吹向了岸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