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0再造中华_第233章 逼降八旗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33章 逼降八旗 (第2/2页)

子弟逃离旗营已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

    满人是清朝的最大支持者。满人生活尚且如此凄苦,管理如此严格,晚清之弊政可见一斑矣。

    三、柏贵、穆克德讷等满人大员贪生怕死。

    广州将军穆特恩在广西前线战死后,广东巡抚柏贵、广州八旗副都统穆克德讷成为广州满人的领袖,皆为贪生怕死之辈。

    柏贵,额哲忒氏,字雨田,蒙古正黄旗人,嘉庆年间举人。他在广东任职多年,从知县做到广东布政使,之后接替叶名琛担任广东巡抚。

    穆克德讷,瓜尔佳氏,满洲镶白旗人,道光元年武举人,此刻正担任广州八旗副都统。副都统是广州将军的副手,也是广州八旗的二号人物。

    黑旗军攻进广州大北门后,柏贵便率领抚标营等残兵退往满城,与穆克德讷一起保卫满城。

    实际上,柏贵、穆克德讷都是臭名昭著的历史人物。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攻陷广州,组成“联军委员会”。两广总督叶名琛义不投降,柏贵与穆克德讷投降,在“联军委员会”下继续担任原职,供敌驱使。

    可以说,柏贵与穆克德讷组织了华夏近代史上第一个傀儡政权。就凭这一点,这两人就将永远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控制广州外城后,杨烜决定不战而屈人之兵,逼迫满城里的旗人投降。遵照杨烜指示,黑旗军主要采取了三项措施:

    一、围而不打。

    继续扫清广州外城的清军残敌,构成包围满城的态势,防止守军逃窜。

    二、军事威吓。

    杨烜以黑旗军总司令的名义,向广东巡抚柏贵下达最后通牒,要求他在三天后无条件投降。在此之前,黑旗军不会进入满城。

    这并不意味着黑旗军会放弃攻城。接连三天,黑旗军将动用开花弹,轰击满城城墙,但不进入城内,以威慑城内守军。

    三、两手准备。

    做好战、和两手准备。以陶煜为和谈使者,诱降广州八旗。陶煜曾任广东陆路提督,与柏贵、穆克德讷有旧。

    下达最后通牒的第二天,黑旗军使用xue地攻城法,在满城北门处挖掘地道,轰塌了一段五丈长的城墙。

    八旗兵如临大敌,生怕黑旗军乘机攻进满城。但黑旗军遵守承诺,不在最后通牒到期前进入满城。

    八旗兵亦无法修补城墙。黑旗军已经进抵满城脚下,无数支枪炮对准着城墙缺口。八旗兵一旦出现在缺口处,就会遭到黑旗军步枪的精准狙杀。

    洋人已经开始普及来复枪,即线膛枪。再加上定装弹,来复枪精准度大大提高,已经相当接近近代步枪了。

    在美国独立战争中,英美军队注意到来复枪的精准射击性能,开始在军队中编制来复枪团、狙击手连,皆以来复枪为武器。

    清军为镇压太平军,也雇佣洋人组建洋枪队,即常胜军。常胜军便编制有一个来复枪团、多个狙击手连。

    杨烜力图把黑旗军建设成一支近代军队,在陆军中亦编制有狙击手连,以德莱赛步枪等来复枪为武器。

    这些狙击手们大显身手,八旗兵胆敢在满城城墙缺口处露头,都被狙击手们一一毙命。

    到了晚上,黑旗军的臼炮不时轰击城墙缺口,防止八旗兵乘夜填补缺口。这种臼炮射程虽短,弹道十分弯曲,可以对目标进行曲射,打击城墙缺口处的八旗兵。

    有了来复枪和臼炮,八旗兵已不可能填补城墙缺口。没有完整的城墙,八旗兵就守卫不了满城,破城是迟早的事。

    柏贵、穆克德讷情知满城已经不可守卫,愿意投降黑旗军,却心有顾忌。

    去年,太平军攻进南京,围攻南京满城不克。东王杨秀清声称南京八旗只要投降,便可保全性命,促使南京八旗内讧。

    事后,杨秀清食言。南京八旗三万余人全部被杀,只有寥寥数人逃出了太平军的魔爪。

    黑旗军的最后通牒即将到期,柏贵、穆克德讷慌得六神无主,无计可施。

    最后,黑旗军找来洋行的洋人做保证人,给柏贵、穆克德讷吃了颗定心丸。赶在最后通牒前,广州八旗在满城城头树上白旗,正式向黑旗军投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