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送你一支穿云箭(探案) 第101节 (第2/2页)
“阿修,你去查查元祯何时娶的妻,元家大公子年岁几何?” “这个不用查,我知道,”靳修摆摆手,这事他前次去平江府听人说道过一回,“元祯在元和五年回的平江府,他之前的事无人知晓,元大公子年纪约莫在二十上下,他还有一个meimei,名唤元凌,与束小姐是闺中好友。” 年纪也对得上,沈南苏想起曾在宫中有过一面之缘的男子,不由的陷入了沉思… …… 平江府知府后院 元泊看着手中的信,手指轻叩着桌面,问元义:“李全如何了?” “小姐医术不错,已能下床了。” “赵叔从三堂主处查到不少东西,其中有些东西来自北苍,哼…死的倒是便宜他了…” “属下记得老帮主是从不许堂主去北苍的,难道是…三堂主偷偷去过北苍?” 元义不由惊叹三堂主的胆大,淮帮帮规极严,若是被老帮主发现三堂主违背帮规,死了也得给他扒层皮。 元泊冷笑:“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死得其所。” “主子,李全说刺伤他的是京城那位,莫非在青阳帮背后贩卖私盐的是…谢家…?” 元泊不知在想什么,意义不明的回了一句:“是谢承文。” “他为何把盐卖去北苍,他是兵部尚书…”元义觉得谢承文一定疯了。 “是兵部尚书又如何?秦朔一日未做太子,谢家便一日不得安心,”元泊瞄了一眼桌上的羊皮地图,随口说道:“北苍缺的是盐,最不缺的又是什么?” “铁,”元义惊呼,“以盐换铁,难不成谢家想…想逼宫?” “这有什么稀奇,皇家自古便是成王败寇,父不父子不子,不过,”元泊话锋一转,言语讥诮,“谢承文有这心思,也得看秦朔担不担得起,他那三弟秦誉与背后的孙家可不是吃素的。” “主子,您似乎并不讨厌三皇子。” “秦誉啊,呵呵,别看年纪不大,心眼可不少,在宫里让老二秦霆吃了不少暗亏,你道为何皇上欲赐婚秦霆与束穿云之事横生波折?” “不是主子您从中做的手脚?” 元义嘟囔了一句。 元泊假装未听见,顾自道:“那秦霆本就与王侍郎家的小姐眉来眼去,我不过做了个顺水人情助了王小姐一把,在宫里能让秦霆不自觉入彀的当然非秦誉莫属。秦誉嘛,比起他的两个哥哥,聪明了些许。” 元泊最后总结道。 第110章失踪的男人15 秋日渐短,似乎刚用过午饭太阳便要落山了。 束家后院,“吱吱扭扭”摇椅前后摆动,元凌坐在椅上唉声叹气。 “穿穿,我不想去京城,一点都不想去。” 日前,京城突然来了消息,元知府被皇上任命为京城府尹,即刻赴任。 这消息在平江府掀起了轩然大波,到此时,平江府百姓才隐隐生了些愁绪,元知府虽说无能贪婪了些,但与其他州府相比,平江府确实富庶安定许多。 谁能说安定繁荣的背后没有元知府的功劳呢? 况且如今有大批从北方逃难来的流民进入平江府,从他们口中,平江府的百姓第一次觉出他们能生活在平江府是多么幸运。 元祯走了,新来的知府又是何人?脾性如何?百姓心中多少有些惶恐。 “去吧,”束穿云并不挽留元凌,元家虽世代定居平江府,但或许从吴王继位成为皇上,元家小姐做了谨妃之始,便注定元家将要有进京的这一天。 元家虽枝叶繁茂,但主支仅元祯一人,元祯又仅有元泊一子,子嗣不继最是家族大忌。 是以元祯这一脉在元家一族中已见势微,若不是谨妃在宫中颇得圣眷,元祯未必能做得了知府,进而入京做到府尹一职。 元家虽说家大业大,但于元凌来说,除了自己的父亲和哥哥,其他元家人都是指望不上的,所以束穿云并不觉得元凌留在平江府是个好主意。 况且京中还有谨妃,哦,不对,谨妃已经晋为皇贵妃,在后宫的地位仅次于太后与皇后。 “穿穿我舍不得你。” 元凌起身抱住束穿云,苦着脸撒娇:“京里的那些女人可讨厌了,惯会装模做样,看到一只虫子便哭哭啼啼半天,回去还要喝碗压惊汤才好,可打杀起下人奴婢来却又心狠手辣,恨不得自己也要上去再踹两脚,偏偏京中不是张家花宴,便是李家寿辰宴请,我若是进京为了姑母的颜面不去又不行,所以还是咱们平江府自在,我不爱去就不去。” 束穿云拍了拍元凌的后背,有些心疼她,“不去便不去,皇贵妃娘娘哪里会是在意颜面的人?况且娘娘也无需你去帮她挣颜面。” 皇贵妃,闺名元谨,是元祯一母同胞的meimei,当年也是元家最受宠爱的大小姐,与杨氏是闺中至交。 杨氏出身商贾,在如今士农工商的朝代,商人身份最是上不得台面。 元谨孤傲清高,不屑与人来往。 杨氏温柔大方,擅察言观色与人交际。 两个从身份地位到性情爱好八竿子打不到一块的人竟然也能成为好友,这不得不说实在令人意外。 这样的谨贵妃又怎会是在意颜面亏待自己的人? “是哟,”元凌歪头想了片刻,“还是穿穿你说的对,昭儿就从不去这些宴请,我一直以为她是公主,所以才能那般自在。” 元凌吐了吐舌头,如释重负,这些事压在她心头,让她着实烦恼。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