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八章|高峰会大考 (第1/3页)
雾还没完全退去,山谷像一方被水洗过的银盘,光在边缘悄悄渗出。深山饭店静立在林影与石墙之间,藤蔓沿着外立面攀爬,像耐心的书法。草坪被修得极整齐,晨露在尖端凝结成一颗颗细小的光点。中央那座透明帐篷已搭好骨架,夜里试灯後的余温还没散,电工蹲在铝合金压条旁,用力拴紧最後一段卡扣,力道沉稳。远处的弦乐正做最後一次走台,音阶在山风里轻轻试探,像把未说出口的第一句话。 方安雨在六点二十分到场。她把外套扣到第二颗扣,袖口乾净,指甲修成不惹眼的半圆。她沿着红毯自入口倒着走,视线贴着地平,到地毯末端,她蹲下,两根手指抹平一处看不出皱褶的轻微隆起。她向侧面一指:「卡扣往内缩两毫米,和灯架保持平行。我不想让人眼睛被任何不是舞台的东西x1走。」 灯光师抬手b了个OK的手势。她又起身,检查迎宾花柱。百合的花头太外张,她用最小的力道旋转花器三十度,让视线自然导向帐篷门口。她喜欢这种不着痕迹的引导,像在人群未涌来之前安放了有形的秩序。耳麦里传来保全的汇报:「金属探测器测试完毕,通道一切正常。」她「收到」两个字乾脆,眼睛还在看桌卡,不肯放过一个字母的高低不齐。 七点整,林梢开始透光。仇少齐走过石阶,脚步声稳,像一把时针。他今天穿了灰蓝西装,领结没有,他向来不喜欢没有必要的装饰。助理抱着资料夹跟在身後,翻页的声音很轻。他先看了看场地整T,又落回到她身上。她正让两名同事调整香槟台的位置,身T微微向前,像在用整个人把线条推向她想要的角度。 「现在的角度,嘉宾会把第一眼留在蜡烛上,不会在香槟泡沫上。」她说。 他走近一步,瞥到她手中夹着的长单,那是她前夜反覆校对的高峰会现场节点卡。每一段时间,都有备选方案,连花雨过大时替代曲目都列了两个版本。他接过来,指肚按在纸边,低声道:「很好。」 她才把「谢谢」两个字吞进去,他又问:「昨晚几点睡?」 她抬眼,视线不躲:「两点。五点四十起来。」 他眉心一紧,却没有责备,只把卡片还给她:「十点半之前把外场巡完,中间安排二十分钟休息。有事直接叫副手。」 她本想说不用,对上他的眼神,那些习惯逞强的语句像在喉头被贴了封条。她点头,语调极轻:「好。」 她走开,去核对贵宾名单。他留在原地,让助理把会议用的三个版本主持词交叠放好。yAn光在玻璃帐篷的边沿上攀到第二节,两只喜鹊从针叶树上掠过,以几乎无声的弧线消失在山影深处。山sE清,人在其中,心不可避免地静了半寸。 高峰会嘉宾在十点前後开始抵达。专车轮胎压过碎石路的声音规整而有节奏,像一首低调的序曲。迎宾组按编号站位,每人手上都记下了十个名字的发音重音和礼貌称呼。方安雨站在第一线,笑容不是训练出来的那种标准弧度,而是睡眠不足仍保持清醒时,那份由内而外的一致X。她右手自然微抬,不用过多解释,视线就能把动线导引到她想要的位置。 「欢迎莅临,这里请。」她把德国代表团的领队交给副手,自己往後两步,对厨房耳麦说:「轻食台第二区的烟燻鲑鱼延後十分钟再补盘,先上温热烤蔬。场外温差大,先给大家暖胃。」 「收到。」厨房那端传来清脆的回应。 她转身要去看第二入口处的花艺,yAn光在玻璃棚顶破成许多细碎的光斑落在她肩上。她恍惚想起高中的某个早晨,同样的光,同样的山,少齐把书包摆在她的椅背上,说:「有些事,不必先学会说,再去做。」她当时不懂那句话的意思。这会儿忽然懂了:把事情做对,本身就是说。 帐篷里第一场专题演讲开始。同声传译在每个座位下方的黑盒子里待命,耳罩被规律地掀起又扣好。她站在边线,视线像一柄细针,悄悄把松散的地方缝紧。有嘉宾把水杯推远了一点,像是怕打翻,她微微侧身,手腕一转,就把杯垫重新摆在更顺手的位置。她对所有的不确定,一向只用一种手段:让确定占据更大的范围。 中场休息时,风把云推厚了些。帐篷外的山像在深呼x1。午後的光把草地染成从橄榄绿到蜂蜜金的渐层。她看了一眼手表,提醒自己照他说的休息二十分钟。她从侧门进饭店,走到二楼空廊的窗边,靠着石栏站了会儿。指尖还能感到清晨百合花头转动时留下的香气,那是她今天唯一允许自己多闻了一秒的甜。 「再站五分钟。」她在心里对自己说。 回到场地时,他正在与几位重量级嘉宾寒暄。她不去打扰,快步绕到帐篷後方,看灯光数据。灯控师把最後一个场景调出来时,她问:「若临时失电,备援切换时间?」灯控师回答:「十五到二十秒。」她点头:「把能缩的再缩,留到十五内。」她一向不把最坏情况当传说。她相信运气,但更相信准备。 傍晚六点十五,演讲进入最後一位讲者。帐篷外的山彻底暗下去,早先挂好的暖灯串一点点亮,像有人耐心点醒一颗颗小星。弦乐把第一个音推入夜sE,侍者开始端上第一轮前菜。所有东西都像早已排练万遍,一分不差地落在该落的位置。她看到德国代表团的副手因高度看不到舞台,她轻轻将他座位往旁移一小格,视线立即通透。那人偏头看了她一眼,目光里露出不费力的赞赏。她只是点头,像是告诉他:这不必客气,这是我的职责。 下一秒,黑暗像一块看不见的布被猛地覆上来。所有灯光同时熄灭,萤幕黑掉,麦克风失声,弦乐被吓得停了半拍,空气在无预警的静止里出现一道看不见的裂缝。有人惊呼,有人的椅子刮过地毯,摩擦出急躁的声音。 她的心跳猛地提起,却没有乱。她b谁都清楚,慌张的前一秒是空的,慌张的後一秒才是致命的。她抬手,食指在空中往下一压,像按住了全场的重心。她用最不惊动的语调对耳麦说:「蜡烛,全部;香槟桌往中央移两步;弦乐,继续。」她自己从腰间的袋里拿出火柴,点亮最近的一盏。短短三秒,第一圈烛光被点起,第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