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Silouettes (第1/1页)
黎砚隔天就回了洛城,单方自然也知道李乔如今孤身一人。 不过他的担心有点多余,毕竟黎砚消失十天半个月是常有的事。 单方加了李乔的微信,特自来熟的一个人。他邀请李乔参加周末的短途徒步,李乔也十分乐意。 她喜欢聪明,大方的人。 单方就是如此。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有所建树,能够掌控自己的生活。 从根本上来说,这样的人不会给予他人多余的情绪负担,因为他们自己有能力去处理,从而与之相处起来,大多是纯粹的欣赏和快乐。 但这样的人,对同行者的要求也十分严苛。 在A大的校门口,单方将李乔介绍给大家。 同行中不止有心理研究所的老师,其中有一位研究电影的学者。单方特地介绍他们二位认识。 “李小姐是戏剧学院的研究生噢。”单方介绍到。 李乔礼貌笑说:“毕业几年,觉得有些疏离了。” “有时候保持距离,反而有不一样的T会。”贺宁,也就是那位电影学者说到。 在去程的路上,李乔和贺宁聊了许多。 “其实我对电影有更天然的向往。”李乔说。 “但是对这种向往有时候更想保持距离?” “对。不过我b较贪心。并不是真的想要保持距离啦。只是觉得有一些压力的话,可以对陌生领域或者不太愿意触碰的领域有一些了解。” “你没有想过继续读吗?”贺宁问。 “有呀。只是太懒惰了现在。”李乔笑。 “无所谓啦。这种学科你什么想继续再继续就好。生活是根本。” 李乔了然一笑。 她的生活里几乎没有什么活人了。 但她现在很庆幸黎砚带她认识了单方,自己又参加了这次活动。 她喜欢无需解释的交谈。 而就算大家是如此合拍,散场后却能够互不打扰,各自继续自己的生活。 “你现在还经常看戏吧?”贺宁问。 “偶尔看一看。不过现场很少了……质量好的太少了。”李乔狡黠一笑。 “哈哈哈,是啊。有时候为了报告我还要y着头皮去看烂戏……诶,过几天有布图索夫的戏,感不感兴趣?A大的一个交流项目,演好几部。” “啊……”李乔两眼放光:“我看过他导的契诃夫,一直想要看现场的!可是现在还能买到票吗?” 贺宁摆摆手:“我们有内部座位。我到时候到你进去。” 李乔笑嘻嘻地:“啊……那太好了!我加你微信?” 单方在一旁看着二人,开始为黎砚担心。他没忍住在微信里开黎砚的玩笑。 -李小姐看起来很开朗健谈啊,我看是你的问题吧? 黎砚没回他,他又发。 -人家哪里需要安排呀。自己和电影学院的老师约着看戏去了,你也不用怕她孤单啦。 黎砚还是没搭理他,不过不重要,消息传到就好。 徒步,类似一种T力劳动。 头脑放空,行为重复,且消耗T力。 对缓解抑郁情绪非常有用,这是李乔的经验。 加上大自然的景sE气息,李乔在这几个小时里,遁入了一个真空世界中,有一种人是可以如此轻盈地活着的错觉。 不过这也只是储存的一部分能量,日复一日地,会渐渐消耗殆尽。 队伍解散的时候,李乔问单方:“你在哪家店买的鱼缸那些东西啊?发我呀。” 单方的嘴b脑子还快:“黎总没给你买?他是行家啊,他家里那个生态我和你说……”他终于住嘴了,转而说:“不过我是也不差啦,回去我整理了发你啊。” 李乔没表现出什么,只应了生好。 贺宁也和大家作别,他提醒李乔:“到时候我喊你,你来就行。” 李乔笑:“好!麻烦你了!” 过了几天,贺宁如约带着李乔进入了布图索夫的剧场。 交流季持续半个月,许多演员也没放过这次机会。布图索夫几部不同的戏连演五天,李乔很久没这么兴奋过,觉得超满足! “他的三姐妹我还没看过。”李乔说。 “那太好了。” “我想起林兆华导的等待戈多和三姐妹了。” “怎么样?舞台剧我看得b较少。”贺宁问。 “嗯……我挺喜欢的。我喜欢不被文本掌控,同时深谙文本JiNg髓的导法。我觉得林兆华让贝克特和契诃夫隔空对话了。” “布图索夫也是如此吧?” “我认为是的。我倒是很好奇一个完全没接触过契诃夫的人来看布图索夫会是什么样的T验。” 不知道黎砚这个生意人看不看这些,李乔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