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97章 反了天了!  (第1/1页)
    回去的路上,天元帝偶然想起刚刚苏逸说的那个查假账的法子,颇感兴趣的说道:“你说驸马所言,是否为真?”    两父子聊着那法子,聊来聊去也没能聊出个所以然。    天元帝脸上带着笑,和赵元成温声说着话的回到御书房,户部尚书陈伯陶已经在等候多时了。    只是,他的表情很是严肃,似乎是有大事要禀告。    “陛下,这是淮北地区赈灾的急报。”    天元帝看着陈伯陶风尘仆仆的,料想他是刚从灾区赶回来。    “嗯,爱卿辛苦了,先赐座吧。”    旁边的宫人接过这奏折后,小跑着拿上去给天元帝。    天元帝刚从公主府回来,脸上还带着和儿子女儿相处后的慈祥,只是那慈祥在打开奏折看着看着后,便渐渐严肃了起来。    一直看到最后,天元帝合上折子,直接扔在了地上。    “岂有此理,这是要反了天了!”    水灾刚起之时,天元帝就用自己的私库拨了一笔银子过去。    后面户部又调配了一批银子,加起来将近十五万两的银子和物资。    到后面,因为苏逸的原因,天元帝加收商税,又得了一大批的银子。    那批银子,是由户部尚书陈伯陶,亲自带人前往灾区赈灾的。    然而这不去不知道,去了才知道,朝廷三翻四次的拨款调配粮食,灾区的百姓压根就没得到什么救助!    陈伯陶私下看到的,就是由于赈灾的银子不到位,导致的尸横遍野,百姓哀嚎遍地。    “这是怎么一回事?朕拨出去救灾的银子和粮食怎么会不够的?”    陈伯陶也是满脸的悲愤,他声音也带着怒气的说道:“陛下,据臣的调查发现,此次赈灾的银子和粮食,经过层层克扣,最终到达灾区的物资,竟是只有一点被水反复冲泡的陈粮!”    天元帝听后,心中也是怒火大起:“说清楚些。”    陈伯陶组织了一下语言,才继续说道:“臣在当地调查得知,今年的雨水虽说来得比往年快,但淮北的河堤在去年才加固过,却不想着决堤的面积却较往年更大。”    “而且前不久我们调配过去的银子和物资,再加上当地官府仓廪的粮食,要应对这次的灾难,应当还是绰绰有余的。”    “但当地的灾民,却依然是尸横遍野!”    “出去因大水而死的人外,病死的,饿死的不计其数。”    “后臣在当地细查,又找老百姓了解了实情,才发现阻隔河堤的大理石,和木材,还有当地购买的夯土材料,都存在着以次充好的情况。”    “这些都是当地的县官后置的,剩下的银子,估摸着都是被贪污了......”    天元帝越听,脸色越黑,他强忍着怒气,等陈伯陶继续说着。    “最为离谱的是,修理河堤账目上写着雇佣百姓一千余人,实际只为二百人。”    “发给他们的空饷也仅为一半,剩下的钱财,又装进了他们自己的口袋。”    “还有......还有......臣回来后,又在户部调查了一下这个月申请要大批银子的奏疏,还发现东南沿海地区……”    陈伯陶已经不敢说出口了,他低着头,连眼睛都不敢看向天元帝。    他因为灾区的事情,怒气冲冲的回了户部,准备写奏折像陛下详细说明此事。    却不想看到自己桌上一封申请银子的奏折,打开看了一下后,他便当即产生了疑惑。    于是便让人又去查了查。    这不查不知道,一查把自己都吓一跳。    而今他站着离天元帝隔着两米的距离,现在都能感受到一股杀气。    天元帝看陈伯陶吞吞吐吐的,沉声道:“说,说下去!朕倒要看看他们还能做出什么事来!”    陈伯陶颤颤巍巍,额头上的汗珠一直往下掉,后背的衣服都被汗水打湿了。    他继续说道:“东南沿海水师要增员,招募的都是熟悉水性的水中好手。”    “臣让人查了之后才发现,那些水手们的俸禄原本是每月的二两银子,和半石的米粮,被克扣后,到他们手上的只有五百文钱,和半袋子散发着霉味的陈年旧粮。”    “还有我大燕军船的船体大都腐烂要重新翻修的,但是他们就是简单的涂了一层油脂。”    “虽说现在太平盛世,都开始务农了,暂时用不上军事船,但是这都下不了海了......”    陈伯陶说完,殿内陷入了一片死寂。    良久,才听到天元帝哭笑道:“好,真是太好了。”    “朕到底养了一群什么人啊?出生入死,个个都是英雄好汉,朕对他们许以高官厚禄,他们如今就是这样来回报朕的。”    “这必定不止一处地方!”    “每年赈灾之时,我们朝廷拨下的银两有多少?还有各地申请要银子的奏折,每天有多少?”    “这些银子真正落到实处的,又有多少?”    天元帝喘着气,被气得,话都不想说下去了。    刚刚在公主府的好心情,已经被完全一扫而光。    想想自己为了这水灾一事,与各大臣愁眉不展的想着银子的事情。    而底下的人,却拿着他艰难得来的银子,安安稳稳的装进他们自己的口袋里!    陈伯陶擦了擦额头的汗,站在一旁的赵元成也不敢出声。    他们知道,这种情况说再多也是涂添皇上的怒气。    “此事,要彻查!”    天元帝咬牙切齿道:“朕的私库他们都敢安心装进自己的口袋?好大的胆子!”    陈伯陶擦了擦汗水,说道:“此事真要查,也是需要不少的时间的。”    “就这次淮北水灾的账目,臣也只是查到了一丁半点。”    “臣回来第一时间便让户部先把去年淮北地区各州府的账本都取了来,只是这些账本数量何其庞大!”    “而且我们需得查到了其中有差错的地方,才能以此去追查,再找到确切的证据去定罪有关的官员。”    “还请陛下给我们多一些时间......”    淮北地区,有几十州府,每一州府,一年的账目都能让他们户部几十余胥吏核查个几天了。    一旁的赵元成问道:“陈尚书,我们是否可以在民间征调人手?”    陈伯陶为难的说:“殿下此举不妥,若是从民间征调人手,那消息走漏后,那些人听到消息后,必定会想尽办法把缺口补上。”    “如此一来,我们岂不是白做工了?”    赵元成听后,沉默的点点头。    天元帝听到他们两人的对话后,突然想到了在公主府上苏逸说过的查假账的法子。    他出声道:“把淮北赈灾的账本,拿几本给朕看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