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山丰_一、故乡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一、故乡 (第3/3页)

工人俱乐部,其实就是电影院,这也是各厂b拼的焦点。那时候电影院就是一个地方的娱乐中心,b如重庆有一个着名的宽银幕电影院,就是重庆市的闹热地方。记得最初河街有河街电影院,城头没有一个像样的电影院,直到很久以後,县里从重庆取经回来,在城头建了全县最大最豪华的电影院,城头作为全县文化娱乐中心的地位才算真正确定下来。不过关口的工人气质、河街的商人气质、城头的农民气质一直没有多大变化,河街人很长时间都引领着全县的时髦,那时喜欢用的词叫「洋气」。

    城头电影院在旁边的山坡中挖了一个很深的洞,夏天将这个洞的凉气引入电影院中,一举超过河街电影院和关口俱乐部。後来电影院门外的坡填平,建成寿星广场和街心公园。街心公园可能是长寿的第一个公园。电影院 寿星广场 街心公园,是改革开放初期,长寿县城最显着的建设成就,成为长寿的地标,也奠定了城头在全县人民心中的地位。寿星广场根据长寿得名的传说立了一个寿星雕像,一个很和蔼的老人一手拄着拐杖,一手捋着长长的胡须,笑YY地注视着广场上来来往往的人们。刚建成时,山丰小学要求每个班级都组织去游玩,回来人人都要写一篇作文,山丰的作文得到老师的表扬。广场也是一个交通枢纽,扼守城头和河街的必经之道,南面向下是懒yAn坡,到缆车站和三道拐。北面向上到人民医院,人民医院所在地称为北观,是县城的最高处。东西向b较平坦,是县城的主g道,政府各个机关单位集中分布在这条道上。

    每逢过节,各个电影院都人山人海,挤得水泄不通,外婆家一般都去关口的特合金厂工人俱乐部,山丰好几次跟着嬢嬢和舅妈挤在关口俱乐部售票处那块小小坝子上抢购电影票,有时买不到票,也偷偷混进去。不过印象最深的还是,1984年的暑假的一个下午,山丰已经是初中生了,无意中溜进了俱乐部,当时正在放映一部香港新出的连续剧,完全被x1引住,觉得从没有看过这麽好看的电视剧,後来这部连续剧在中国电视台播出,引起了全国轰动,山丰才注意到名字是《上海滩》。

    那时人们只要说「上街去耍」,意思就是到电影院-寿星广场那一带闲逛,那时也没有什麽娱乐项目,主要就是凑一起聊天。城头还有几个有名的地方是凤鼎街、火神街、林庄口。山丰上的小学——城关一小——在凤鼎街上,凤鼎街的两旁密密麻麻的木制房屋,有不少同学住那里,朝南一面其实是一个很陡的坡,坡下是县里着名的风景区「三洞G0u」。三洞G0u是桃花溪流过山谷所形成,几乎无人居住,有南朝文学家吴均写的「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那麽美。凤鼎街南面的房屋布局尤其复杂,大都昏暗,有许多暗道相连,感觉四通八达,後门打开豁然开朗,俯瞰三洞G0u,还有点危险。北面相对平坦和开阔,地主的院子喜欢建在这面。山丰的小学据说本是凤鼎街上的一个大地主院子,以一个孩子的眼光看,也是布局复杂,机关重重。院子最里面有一个幼儿园,这个幼稚园大概是小学的附属幼稚园,山丰在那个幼儿园读了大约2、3个月,然後进入小学。课间休息时,特别是一二三年级的时,山丰和班里的男生都会在院子里疯跑,钻来钻去,可是一直到小学5年级毕业,还觉得院子里好多神秘的地方未去过。从小学北面出来,又是一个b较高的坡,沿着坡爬上去,几乎到顶,有全县最好的幼稚园——机关幼稚园,里面有大概他们县里唯一的旋转木马,山丰和弟弟,偷偷溜进去,玩过几次,不过每次很快就被转得目眩头晕,从此,山丰厌恶一切旋转类的游乐模式,还b如过山车、海盗船之类,山丰觉得除了伤害大脑,没有任何好处。

    山丰在长寿的生活基本就局限在城头,或者更严格讲,就是学校-家-电影院那个边长均约一里的三角地带,偶尔去去关口,河街时不时路过。小学三年级以後,就觉得时间宝贵,要用来读书,就越来越少跟着mama去了。这些都是长寿的城市部分,农村部分,山丰几乎完全不知。但是有几个地方经常听到,渡舟、八棵、付何、梓潼,渡舟大概是离城最近的乡,从家沿着一条公路往东北方向走大约7、8分钟,就在那条公路的一个突然转向处,就算出城了,据说解放时还有城门,大片大片的菜田,就算到了渡舟。爸爸一家即山丰爷爷来自涂家老湾,属於八棵,因此八棵山丰最熟悉,最初回去不多,爷爷去世後每年春节去扫墓,汽车大约开40多分钟,然後再步行一段距离,八棵场也赶过几次,印象里还是挺热闹的,买的甘蔗很甜。付何主要是听婆婆四川称呼爸爸的妈,即NN讲,她是付何人,但她的村应该在八棵、付何、梓潼三地交界处,因此,婆婆也常到八棵和梓潼赶场,据说三地中付何最小,後来乡村行政区划调整,付何合并到梓潼里了。听人讲山丰五岁跟着舅舅去过一次重庆,大概过了一夜,呆了两天,舅舅那时大概在追求重庆市里的舅妈。山丰只记得一个场景,也许是他记忆中最早的事情。早上起来把着房门往外张望,隔壁一个大小差不多的孩子对他喊:「县巴皮。」这个词山丰第一次听到,当时不觉得任何含义,後来想应该是嘲笑县城来的乡巴佬。那也是山丰上大学前,唯一一次离开长寿。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